「潛望鏡:社區視界」影展主題介紹

本屆烏山頭影展將延續系列一的主題:「潛望鏡」 並搭配上「社區視界」。

意即在烏山頭水庫扎根了20年的南藝大音像紀錄與影像維護研究所,除了培養出許多影像工作者之外 也有需多學長姐、老師投入「社區影像」此一領域,但「社區影像」究竟是甚麼?是訓練素人、在地民眾成為導演?是「社區總體營造」興起之後,用來推廣社區的方式?而一般民眾拍出來的影像往往不好看?且台灣許多地方皆有開設「社區影像培力課程」,這些課程的目的為何?它的美學是甚麼?又該如何理解這樣的美學與方式?而這些影像與南藝大的學生作品有何差異?

上述種種問題困擾著我們,於是我們決定將觀看的觸角向外延伸,從南藝大到社區,試著去理解社區影像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3/13-3/17,讓我們從沉潛20年的烏山頭水庫,一邊吸收南藝大的養分,一邊透過潛望鏡的視角,望望外面世界的不同樣貌。

「潛望鏡」影展場次

影展日期:12/6-12/21

放映地點:台南藝術大學音像大樓 152放映室

★該場次導演出席映後座談

——————————————————————–

12/6(二)

19:00 ★
林秉君 │2016青春性事啟示錄│ 84分

——————————————————————–

12/7(三)

19:00 ★
張曉恬 │月亮星座│ 30分

19:50
林清旭 │航空城的守護神│ 30分

——————————————————————–

12/13(二)

19:00 ★
陳姿吟 │向晚│20分

19:40 ★
蔣其展 │官將守│15分

20:20
陳詩芸 │ Dafak的繪畫人生 │ 15分

——————————————————————–

12/20(二)

19:00 ★
翁倩文 │遺忘城 │ 50分

——————————————————————–

12/21(三)

19:00 ★
張丹品 │ 有時耕田 │ 120分

——————————————————————–

本次烏山頭影展 為回饋熱情參與放映活動的朋友們
特別推出「集點送電影票」的活動呦!(感謝全美戲院​熱情贊助)

★集點規則
凡是到場參與影展的朋友 每參加一天的放映活動可得1點
另外於映後座談分享意見或發言提出問題者 則加送1點
累積5點即可兌換全美戲院電影票一張

「潛望鏡」影展主題介紹

第20屆烏山頭影展主題命名為「潛望鏡」。

意義即是——我們除了站在烏山頭水庫,受到學校教育的知識與豢養,更企圖探頭遠望外面的世界,透過交流與觀摩,放眼未來、變得更加茁壯的一個過程。

從今年12月起,烏山頭規劃了一系列的放映活動,除了端出前一學年學長姐的製作成果,同時規劃了來自不同脈絡的紀錄片作品放映。此外,也將展出烏山頭影展過去20年的相關文件,讓大家看見這個以學生自主自發舉辦的影展,究竟留下了哪些歲月的痕跡?

因此,請大家耐著性子跟著我們邊潛邊望,時而抬頭時而沉潛,期許下一個望出水面的時刻,一起看見更耀眼的景色吧!

影展日期:2016年11月~2017年3月
影展內容:系列放映一:南藝大學生作品 系列放映二:社區影像

【特別放映】機器人夢遊症

《機器人夢遊症》Robot Somnambulism

蕭立峻 Richard Hsiao

2016︱紀錄片 Documentary︱Color︱90 min

富士康,世界最大的電子產品代工廠,生產組裝半數以上的iPhone,2010年發生連續跳樓事件引發關注,手上時時刻刻握著iPhone的人們,彷彿才突然意識到生產手機的工人們,過著每天12小時,每7秒一次的機器式勞動。心中有些許不安,但握著iPhone的手卻無法鬆開,智慧型手機已經徹底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另一頭,曾經是台灣之光的HTC手機,上游的觸控面板廠卻發生打壓工會的事件,工會跟聲援的學生找上HTC抗議,讓HTC的主管們既狼狽又委屈,同時,一名HTC的工程師疑似過勞死,臉書最後的訊息是週日凌晨三點「下班了issue還是無解…」。這個時代,由像機器的人製造像人的機器,是一齣無望的悲劇,還是一個美麗新世界的開端?

Foxconn, the world’s largest electronics OEM factory, manufactured and assembled more than 50% iPhone of the world. In 2010, the serial jumping of Foxconn workers caught attention. People holding iPhone suddenly noticed that it’s producer were working like a robot, acting every 7 seconds, 12 hour a day. They felt a bit uneasy, but cannot loosen their hand. Smartphone has changed human life completely. On the other side, the company supplying touch panels to HTC were suppressing worker union. Union and supporting students choose HTC to protest, making its managers feel embarrassed and aggrieved. Meanwhile, one of HTC engineer died possibly because of overworking. His last message on Facebook was “off work, issue still not resolved”, AM 3 o’clock, Sunday. In this era, robotic people making humanized machine, is it a hopeless tragedy, or the beginning of a brave new world?

★ 放映時間:3/13(一)14:00 @南藝大音像大樓 152放映廳

佛仔事

《佛仔事》

許靖杰 Ching Chieh Hsu

2016︱紀錄片 Documentary︱Color︱46 min

宗教自古以來一直扮演著精神寄託、安定社會的角色,大至國家政治小至民間生活,從臺灣民間來觀看宗教信仰一直是多元、自由的存在,由於臺灣是多族群融合建構的社會,因此各方信仰都在各個族群結構裡佔有一定的比例。

我進入與被攝者一同參與佛仔事的經驗,探究傳統信仰在青年一輩之間如何開花結果,作為一部臺灣民間信仰紀實紀錄片,刻劃當代青年參與、傳承臺灣民間信仰的影像紀錄,並呈現傳統信仰對他們內心產生的影響,如何潛移默化的將信仰精神體現在他們日常生活中。

★ 放映時間:3/17(五)16:40 @南藝大音像大樓 152放映廳

更好的明天?

《更好的明天? 》Can You Have A Better Tomorrow?

姜良育 Liang Yu Chiang

2016︱紀錄片 Documentary︱Color︱42 min

石門水庫因為久旱不雨,水底土地公廟出現,曾有人居住過的淹沒區,人都到哪裡去了?現在過得如何?

★ 放映時間:3/14(二)16:10 @南藝大音像大樓 152放映廳

un-憨人

《un-憨人》

鄭富璁 Fu Tsung Cheng

2016︱紀錄片 Documentary︱Color︱104 min

2009年莫拉克風災造成屏東縣林邊鄉及佳冬鄉養殖漁業嚴重災損,屏東縣政府提出了養水種電的重建方案,讓長年以來政府漠視的非法養殖業者轉型為太陽能產業,將土地出租給太陽能廠商20年,這樣子20年的產業轉型究竟會帶來什麼樣的結果?

★ 放映時間:3/14(二)13:30 @南藝大音像大樓 152放映廳

風華彩繪五十年 府城畫師潘義明

《風華彩繪五十年 府城畫師潘義明》

楊信男 Hsin Nan Yang

2016︱紀錄片 Documentary︱Color︱42 min

主要以台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訪視與潘師傅曾經參與舊廟重遊為重心,加上口述歷史,製作潘義明個人紀錄影片,經由舊廟重遊,可以看到潘師傅曾經參與的廟宇現在的狀態,廟宇是傳統藝術歷史的載體,而潘義明師傅則是這個載體的作者,經由這樣的方式來達到影像保存的作用。

★ 放映時間:3/14(二)10:20 @南藝大音像大樓 152放映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