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會烏山頭」台北巡迴場

「這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正如所有影像透過攝影機被紀錄下來的同時,每個停格的畫面都宣告著與某個當下的告別,紀錄,原來是為了「再會」,也是為了「再會」。

第十八屆烏山頭影展台北巡迴場一共放映21部作品,包括「再會烏山頭」單元的學期製作與畢業製作、「再會大崎村」的南藝在地社區故事、「再會小故事」劇情短片、以及「再會太陽」的運動影像等,將影展近乎原汁原味地從烏山頭搬到台北與觀眾「再會烏山頭」。

第十八屆烏山頭影展台北巡迴放映場次表(備註★之場次將有映後座談。)

時間
Time

片名
Title

片長
Length

備註
Note

2015/2/3 (二)

11:00

【再會大崎】專題

 

《大崎二三事》

 

《大崎故事》

 

《尋找南藝》

 

18′

22′

6′

13:30

《病床邊的搖籃曲》+ 映後QA 

110′

★ 

2015/2/4 (三)

10:00

 

《童玩》

《好味道》

《立院漫遊》

 

10′

20′

20′

11:00

《關於國道收費員自救會抗爭的幾則短片》

51′

13:00

 《賤民大戰星光大道》+ 映後

120′

★ 

2015/2/5 (四)

10:00

《成家》

53′

11:00

《尋找正義的旅程》

56′

13:00

 

《童玩》

 

《漁生.餘聲》

 

9′

35′

 

14:00

【再會小故事】專題

 

《菜園裡的約定》

 

《金紙》

 

《情趣用品店》

 

 

《愛心筆》

 

10′

12′

10′

18′

15:00

《我的越南朋友》

62′

2015/2/6(五)

10:30

《看見》

46′

原訂QA取消

13:30

《聽你/妳跟我說》

126′

2015/2/7(六)

10:30

《路見不平誰來報報》+ 映後QA

57′

13:00

《成家》

53′

原訂QA取消

14:30

《跨界人生》+ 映後

56′

地點: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一樓開放空間 (台北市中正區泰安街2巷3號)

主辦單位: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與影像維護研究所、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研究發展處展演中心

協辦單位: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

「再會烏山頭」影展交通資訊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第十八屆烏山頭影展「再會烏山頭」交通資訊
(搭配場次表一起服用效果更佳喔>_^)

*自行開車:
由於校方規定,無本校通行證之車輛,無法進入校內停車,故建議將車停放於本校正門口附近,再步行出入。

南二高|烏山頭交流道或官田系統交流道五分鐘車程
中山高|新營交流道南下省道或麻豆交流道下171縣道

*公共運輸:
乘公車至「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正門)」站下車,進入校門後朝右方前進,步行約6分鐘可到達音像大樓。

橘10 隆田火車站往臺南藝術大學每日發車時間(車程約30分鐘)
往:08:40、10:00、13:30、18:00
返:09:25、10:30、14:25、19:00

橘4 善化火車站往臺南藝術大學每日發車時間(車程約25分鐘)
往:07:50、10:00、12:30、16:30、19:30
返:08:25、10:35、13:05、17:20、19:50

黃1 新營火車站往臺南藝術大學每日發車時間(車程約45分鐘)
往:15:00
返:15:50

*【再會.大崎村】戶外放映交通資訊

放映地點:阿琴A店旁廣場
放映時間:2014.11.18(二)18:00~21:00

交通指引:從臺南藝術大學西側門出發,延南111鄉道往六甲方向前進,自西側門口算起車程約三分鐘,步行約7分鐘,地點位於官田雙鳳宮斜對面。

「再會烏山頭」放映場次

2014第十八屆烏山頭影展11/17~11/21「再會烏山頭」放映場次

(備註★之場次將有映後座談。)

時間
Time

片名
Title

片長
Length

地點
Location

備註
Note

2014/11/17 (一)

09:00

《嫁到府城》:那編織的手

30

152

放映廳

 

09:40

《嫁到府城》:記憶的傳承

70

11:00

《嫁到府城》:家鄉的味道

40

12:00

第十八屆烏山頭影展「再會烏山頭」開幕茶會

60

152

放映廳外

 

13:00

 開幕片:《漁生.餘聲》

35

152

放映廳

14:00

《病床邊的搖籃曲》

110

152

放映廳

16:30

《童玩》《姑姑》

10

15

152

放映廳

18:30

《聽你/妳跟我說》

126

152

放映廳

2014/11/18 (二)

09:00

《嫁到府城》:眷村Ina

55

152

放映廳

10:30

《看見》

46

152

放映廳

13:00

《路見不平誰來報報》

57

152

放映廳

14:40

  《Joyce的角色人生》

38

152

放映廳

16:00

《我的越南朋友》

62

152

放映廳

    ★

18:00


【再會大崎村】專題
 

《大崎製造》

《大崎二三事》

《我們的大崎》

《尋找南藝》

《大崎故事》

《憤怒的木瓜》

《腐爛的必要》

13

18

14

6

22

7

38

阿琴a

旁廣場

2014/11/19 (三)

10:00

13:00

15:00

 

【再會雲南】

民族誌影像工作坊

 

*中國民族誌影像史

*影視人類學在中國

*重現的邊疆:鄉村之眼

 

152

放映廳

18:30

《跨界人生》

56

音像大樓右側廣場

20:00

《成家》

53 

音像大樓右側

廣場

2014/11/20(四)

10:00

 

【再會小故事】專題

 

《菜園裡的約定》

《情趣用品店》

《金紙》

《愛心筆》

 

 

 

 

10

10 

12

18

 

152

放映廳

11:30

 

【再會小故事】專題觀摩片

《畢業旅行》

29

152

放映廳

13:00


【再會太陽】運動影像專題 

《關於國道收費員自救會抗爭的幾則短片》 

41

152

放映廳

14:10


【再會太陽】運動影像專題
《立院漫遊》

20

152

放映廳

15:00

 

【再會太陽】影像運動專題

 

《太陽・好遠:318學運x烏山頭觀點 音像資料庫》

 

 120

 

 

152

放映廳

18:00

【再會太陽】影像運動專題《太陽

.不遠》

120

音像大樓

前廣場

20:10

 

【再會太陽】專題論壇

 

太陽.遠不遠?運動與影像
的辯證關係:從紀錄片《太陽.不遠》和「太陽・好遠」資料庫談起

 120

音像大樓

前廣場

22:00


【再會太陽】等待天光加映
 

《賤民大戰星光大道》

120

音像大樓

前廣場

2014/11/21(五)

11:00

《尋找正義的旅程》  51

152

放映廳

15:00

「家‧園─李檣攝影展」

開幕論壇暨茶會

 120

北畫廊

第二展演空間

 

 ★ 

??:??

「再會烏山頭」神秘閉幕場

??

152

放映廳

【再會雲南】民族誌影像工作坊

再會雲南:民族誌影像工作坊

簡介:中國雲南大學東亞影視人類學研究所前來與南藝紀錄所交流,民族誌影像工作坊將分為「中國民族誌影像史」、「影視人類學在中國」、「重現的邊疆:鄉村之眼」三大主題,並將帶來珍貴的專題影片分享。

雲南是中國少數民族分布最廣的省份之一,也是中國體制內外民族誌電影的重鎮,「雲之南影展」又曾經是中國獨立紀錄片發表的主要平台之一,本次講座由兩位實務製作經驗豐富的老師,介紹既堅持民族誌蹲點傳統、又努力嘗試有別於官方電視台紀實節目更深刻的紀錄視角,呈現南藝大「典範轉移」路線在對岸南方的呼應和實踐成果。

講師:

譚樂水,雲南大學東亞影視人類學研究所教授。
陳學禮,雲南大學影視人類學實驗室主任。
李昕,雲南藝術學院講師。

工作坊行程:

10:00-12:00 陳學禮老師講座:民族誌電影的表述以他自身進入少數民族村落經歷,探討如何在田野中尋找適合的方法,紀錄複雜敏感的文化現象。

13:00-14:00 影片放映

《家》(30分鐘):雲大學生畢業作品,紀錄「鄉村之眼」影像培力計畫學員的生活,和他們參與拍攝自己村莊的過程。

《朝聖路上的陽光》(30分鐘):「鄉村之眼」成果之一,藏族青年紀錄藏族青年朝拜,對照出傳統朝拜在新世代中的變異與發展。

14:10-16:00 李昕老師講座:描繪與相遇—-從殖民影像到村民影像

分析美國、台灣、清帝國的殖民影像遺產,和西方拍攝東方的視角的影像,到村民自身掌握影像能力的歷史過程,和其文化政治意涵。

16:10-17:00 《色達麥隆》(50分鐘)「鄉村之眼」成果之二,「動作片」,紀錄四川嘉絨藏族剪氂牛毛的習俗。

【相關活動】家.園─李檣攝影展

家.園─李檣攝影展

展覽日期:2014.11.21(五)~2014.12.05(五)11:00~17:00
展覽地點:臺南藝術大學北畫廊第二展覽空間(南書房2F右側)
開幕座談:11/21 (五)15:00~17:00

由本校音像紀錄與影像維護研究所陳品君助理教授擔任策展人,主要展出藝術家李檣先生的陝西黃土高原系列作品(家園1981-2008、陝北安邊縣農耕時代三邊高原主要經濟方式大油坊專題1992-1997、鄉村實驗影像2000-2004、遠方等系列作品),呈現作者生命體現與心境之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