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5 完整片單/影片介紹

再次見到消失的記憶總會讓人欣喜若狂,但是也夾帶著一絲絲的感傷,雖然透過影像讓我可以再次見到,但是現實生活已經再也不能再次見到了,本主題將會有逐漸消失在人們記憶的有形和無形文化資,以及對紀錄者來說值得被保存下來的事物。時間不段向前推移、新的人事物不斷在更新、一天天的堆疊上去,年長的耆老、古老的建築、即將消失的夕陽產業…都可能隨著時間慢慢的消失、被人們淡忘,為了使之能夠保存下來,這些導演們使用影像作為媒介,製成紀錄片保留了下來,想留下來的可能是一段文化歷史、一項傳統技藝、一段記憶、也可能是一種精神。本場次邀請了《心靈雕琢-泥塑・林增桶》《消失的家》《宅》《始終》《歷史課本以外的歷史》《早!派報員!》等紀錄片作品,歡迎大家踴躍參與,並在映後座談中與導演交流,看看導演想留下的是什麼!

《心靈雕琢-泥塑・林增桶》姜品亦 2021|98min

導演介紹:因為社區影像紀錄的啟發,為了興趣,為了彌補不足,進入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研究所繼續學習,期能為社區留下一些歷史,留下影像紀錄。

影片簡介:傳統泥塑佛神像工藝在時代的變遷下,漸漸沒落失傳。本片是記錄沉浸在雕塑世界60寒暑,今年已經七十多歲,也是文化部泥塑技術保存者的福州派泥塑雕塑師—林增桶,仍堅持著這項傳統工藝,持續創作,期望能將泥塑工藝繼續傳承下去。

《消失的家》許仁和 2021|31min

導演介紹:工作時的興趣 喜歡拍照,新竹科學園區公司退休後,開始接觸社區影像, 目前就讀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所, 繼續學習中。

影片簡介:紀錄從小生活的老家土地變賣拆遷的家族故事

《宅》薛若儀 2021|40min

導演介紹:薛若儀,桃園人,紀錄片工作者。
現正就讀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所,有生之年會持續用聲音、
影像、 文字紀錄這片風景和人事物。

影片簡介:「陽宅」意指人住的房子,而人過世之後居住的地方,統稱為「陰
宅」。 為往生者蓋一座宅邸,讓在世的人有個場所與離開的人取得
聯繫,這就是 造墓師的工作。

《始終》毛御亘 2021|25min

影片簡介:她始終為了這個文化在努力著,她始終謙卑誠懇教導著,她始於此,終於此。
2021年7月春日鄉七佳部落的大靈媒Vuvu Keljeng過世了,她在生的時候對傳統祭儀總是盡心盡力,然而在她過世之後,面對祭儀傳承和她的最後一程,都是一場考驗。她的徒子徒孫如何延續、傳承這個精神?

《歷史課本以外的歷史》郭人豪 2005|60min

導演介紹:1980年生,台南長大的高雄人,喜愛台灣文史,現為一家76年老冰店的第三代負責人。

影片簡介:日本治理下的台灣曾經出現兩百多座的神社,只是在戰後慢慢的被破壞改建,逐漸消失在台灣人的集體記憶之中,因為對台灣歷史的熱愛,導演藉由實地踏查與文史資料的蒐集,慢慢拼湊出這段歷史課本之外的歷史。

《早!派報員!》劉寶雯 2015|90min

導演介紹:出生成長於高雄,大學時期就讀歷史系,研究所學習紀錄片,關注歷史變遷、傳統知識與文化保存等議題,並致力紀錄及研究工作多年,希望能為台灣土地故事的歷史影像書寫與保存盡自己的一分心力,現為自由工作者。

影片簡介:我是報紙養大的!
但是在派報世家長大的我,
對於派報工作的日常生活是既熟悉又陌生。
隨著電子媒體時代的來臨,
傳統報業開始逐漸受到衝擊。
於是,我跟著爸媽的勞動身影,
經歷了一趟關於地方派報業及報紙前世今生的旅行……